为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牢固树立青年生态文明意识,响应“珍爱地球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的主题,在第53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,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开展“世界地球日·环保低碳行”系列活动。
青春献礼,环安学子谱华章。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“青春献礼二十大,环安学子谱华章”第十九届环安文化节于4月22日正式开幕,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,学院采取线上、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新模式,将环安文化节的活动氛围传递给祖国各地的同学们。活动征集了学生家乡的自然风貌、环保理念等多种元素,同时联动多个班级共同表达对环安文化节的祝福。在环安文化节开幕式中,学生们使用在各地收集的不同植物,以花瓣、枝叶、镂空剪纸拼写活动主题,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加深对自然万物的珍视。

变废为宝,回收资源重利用。在“劳行美育”系列课堂活动中,主讲人带同学们了解垃圾分类知识,用身边的废弃物制作收纳盒等物品,身体力行践行低碳生活方式。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表示,在“变废为宝”的手工过程中收获了很多的乐趣,在活动互动过程中深刻理解了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。

绘声绘色,珍爱地球献能量。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绿时代环保协会开展了“绘声绘色·珍爱地球”主题活动,唤醒同学们珍惜资源、爱护地球的意识,践行绿色低碳行为。在“绘声”—环保视频配音活动中,学生们寻找有趣的“地球茶话会”视频并为其编辑文稿,以独配与合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配音,站在地球的视角,积极为地球发声,用古灵精怪的俏皮声音表达出对地球母亲的关心与呵护。在“绘色”—众人彩绘地球活动中,学生们将地球分成9个部分,9位同学联合绘制,分别用动植物、建筑物等加以修饰,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地球,最后组成一个巨大的蔚蓝星球—我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地球。

研本共建,我为群众办实事。4月20日,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资源研究生支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“研本共建科普沙龙”活动,程昊东同志以《世界地球日之微塑料的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》为主题,深入浅出地分析微塑料的广泛应用与对人体的潜在威胁。结合其个人在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工作,向同学们讲述了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,在微塑料溶液中展现的毒理效应。

据悉,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高度重视“世界地球日·环保低碳行”相关活动的开展,鼓励青年学子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,不断增强实践能力。后续,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将继续开展系列环保活动,进一步引领学生践行低碳环保,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。